2024-10-09 慈濟與科工館合辦「人造關係」傳播科技特展/實現共善同行 一生福報/記者徐煒欽 陳宜靚報導 時間的洪流中 科技如同一艘巨輪,載著我們航向未知的彼岸,從古至今,人類透過傳播科技不斷拓展彼此的連結。這場「人造關係:開箱-傳播科技特展」就像一趟時光之旅,讓我們看見科技的演進,看見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社會,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,也讓我們思考:在這個數位時代,如何建立更溫暖的人際關係,找回人與人那份最純粹的感動 臺中慈濟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(下簡稱科工館)合辦「人造關係」傳播科技特展,地點位於臺中慈濟東大靜思堂,10月9日上午舉行開展儀式,這是科工館「人造關係」特展館外第一個展點,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、科工館館長李秀鳳、臺中市教育局專門委員劉姵君、慈濟志工等人出席開展,期望共同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、提升社會對科技的認識,實現「知識傳播」與「慈悲行動」共善同行的目標。 「人造關係:開箱-傳播科技特展」,去年(2023)在高雄科工館本館展出之後,對外第一次移展就來到東大靜思堂,在這莊嚴殿堂、綠意盎然的園區內,讓中部的鄉親能見證傳播科技的演進,同時感受慈濟的美善,這背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與促成。 臺上莊嚴的司儀介紹著,在這特殊的日子,首先邀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師兄,為我們祝福,濟雨師兄經常受邀,前往慈濟全球許多據點舉辦講座及分享,近年來2020年,利用YouTube影片線上弘法,當起不一樣的「網弘」,演說幽默風趣、妙語如珠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,引導人生的智慧。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濟雨指出,慈濟與科工館已有多年歷史,在海內外獲得很大的迴響。「人造關係」傳播科技特展把幾十年前的通訊設備、生活器具展出,讓現代的小孩回首當年,體會以前我們如何用老舊的設備營造人際關係,回顧過去生活步調慢活、到現在快活的時代,過程中有許多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。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李秀鳳館長上臺致詞,李館長結合數位與新思惟,帶領科工館發展更加多元、豐富與創新。館長認為終身學習絕對是促進一個人人生中不斷成長的能力,參觀博物館或閱讀科普書都是很好的終身學習方式。 科工館館長李秀鳳表示,科工館是一個應用科學的博物館,把艱澀的科學知識轉化成老少都能吸收的知識,推動全民化運動,「人造關係」傳播科技特展也是朝這個方向努力。 證嚴法師提倡分秒不空過的理念,我們也引用傳播學者施拉姆(Schramm, 1981)著名的「最後7分鐘」觀點:如果把人類的傳播史看作一天,那麼,重大的傳播科技發展都是在這一天的最後7分鐘才密集且快速產生的。本展借用《詩經》作為各展區的標題,從「在水一方」的追尋直至「與子偕老」的信任,隱喻人與人之間關係情感的發展脈絡,隱喻人與人之間關係情感的發展脈絡,寓教於樂。 臺中市教育局專門委員劉姵君指出,感恩科工館把館藏移到臺中展出,讓臺中民眾可以就近參與,展區內容貼近生活經驗,也感謝慈濟提供這個場地。教育局過去收到慈濟很多的照顧,從921希望工程與近期疫情期間照顧弱勢孩童,校園提供靜思語教學,推動環保電競比賽等等。 科工館在聲音、印刷、影視、電信四大類別都有典藏物件的博物館,「人造關係」傳播科技特展與收藏家合作,展出跨世代的新舊文物,使各年齡層、不同世代的觀眾都能在特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感動。以互動體驗、科普互動呈現不同年代的傳播物件,包含留聲/廣播區、印刷區、電報/電話區、相機區、電視區、電影區。公益行善、造福人群報導 歡迎加入一生福報公益行善 https://lifebils.com/ 歡迎加入中華民國新聞記者協會 http://www.reporter.org.tw 回上一頁